ANNOUNCEMENT  

重要公告

工业经济

  • 分类:新增分类1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1-06-22 00:00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工业经济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新增分类1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1-06-22 00:00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  到2009年,赤峰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4.12亿元,比上年增长23%。其中规模以上工业(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)增加值335.33亿元,增长24.3%。按企业规模、经济类型、轻重工业分,大中型工业完成158.74亿元,增长17.1%,小型工业完成176.59亿元,增长36.7%;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08.92亿元,增长18.2%,其他类型企业完成226.41亿元,增长31.8%;轻工业完成44.28亿元,增长15.9%,重工业完成291.05亿元,增长25.6%。从主要增长因素看,一是重点行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。冶金、能源、食品、医药、建材、纺织、化工和机械八大重点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4.84亿元,增长24.8%,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98.9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.1个百分点。其中冶金行业实现增加值173.45亿元,增长28.4%,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63.8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.5个百分点。二是重点工业企业运行良好。35户重点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63.71亿元,同比增加64亿元,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贡献率为37.2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。三是新建企业拉动作用明显。15户新建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6.34亿元,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贡献率为9.5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。

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56亿元,增长19.3%;利税实现123.3亿元,增长1.7%;利润实现87.3亿元,增长2.5%;全年产销率98.7%,产销衔接基本平衡。

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923.81万吨,增长13.9%;发电量197.81亿千瓦小时,增长23%。其中,风力发电65.14亿千瓦小时,增长133.2%;铁矿石原矿量1605.62万吨,下降9%;钼精粉1.02万吨,增长4.4%;铁精粉520.53万吨,增长39.3%;十种有色金属29.08万吨,增长16.7%;黄金10126千克,下降37.7%;白银7755千克,下降37.3%;粗钢10.42万吨,下降91.1%;粗铜17.36万吨,增长40.2%;水泥390.52万吨,增长10.6%;农用化肥(折纯)18.26万吨,增长10.7%;精制食用植物油1.32万吨,增长33%;鲜冷藏冻肉17.74万吨,增长20.4%;饮料酒22317万升,增长1.4%。

 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7.27亿元,比上年增长35.4%。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72.3万平方米,竣工房屋面积706.41万平方米,分别比上年增长8.4%和1.1%,房屋建筑竣工率72.7%。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.19亿元,实现税金4.09亿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58.7%和18.9%。

  赤峰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、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。长期以来,地区经济结构以农牧业经济为主,工业基础薄弱,工业门类少,产品产量低,工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。据统计,在自治区成立之初,我市的工业经济几乎是一片空白,1952年,全市生产总值仅为2.2亿元,人均生产总值不足130元。时过20多年后,在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仍仅为7.93亿元,工业增加值也只有2.15亿元。

  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伴随着改革的春风,赤峰市工业经济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,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,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的发展走向。特别是“十五”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坚定地实施“工业强市”战略,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多种政策机遇,不断调整工作思路,锐意进取,开拓创新,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新的突破。在改革上,坚持以市直大中型企业改革为重点,多种改革方式相结合,一企一策,全面推进;在工业经济发展上,坚持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支撑,构筑支柱产业群体,建设工业园区,扩大引联重组;在发展定位上,进一步明确了通过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,构建东北、华北重要能源基地,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,辐射周边的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及蒙东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。通过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大举措,改革转制取得明显成效,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,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,实现了由恢复性增长向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转变,总量日益扩大,结构不断优化,工业经济的面貌焕然一新。

  “十五”期间,赤峰市工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,优势产业活力彰显,到“十五”期末,赤峰市工业增加值突破了100亿元大关,实现了“十五”计划翻一番的目标。2006年,全市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,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9.5%提高到35.1%,工农业增加值之比达到1.5∶1,标志着我市已进入工业化初级发展阶段。从增长速度看,第二产业达到25.8%,居三次产业之首,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19.3和7.1个百分点,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。2006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150.2亿元,比2000年增长2.85倍,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.1%,比2000年提高8.6个百分点。在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,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了以能源、冶金、食品、医药、纺织、建材等行业为支柱的门类较为齐全、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,其企业资产、实现利税和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90%以上,成为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。截至2006年末,全市规模以上能源企业59户,资产总额234.63亿元,当年实现销售收入88.78亿元,实现利税11.67亿元;规模以上冶金企业72户,各类金属采、选、冶企业资产总额近100亿元。矿山企业已形成日处理金矿石5855吨、日处理各类有色金属矿石24975吨和年处理铁矿石1689.5万吨的采选能力;规模以上食品企业51户,资产总额50亿元,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,占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3%,实现利税3.3亿元;规模以上制药企业13户,资产总额15亿元,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。2006年,能源、冶金、食品、制药四个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增加值102.2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.2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提高32.9个百分点,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84.1%。

  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,全市涌现了一批大企业、大集团。截至2005年末,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3户,比“九五”期末净增21户,其中超5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,比“九五”期末净增8户,超10亿元的企业4户,超20亿元的企业2户。全市超亿元的企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58.17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3.7%。2005年,全市确定的34户重点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0.6%。一批重点企业经过5年的发展,资产总额、利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,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龙头。

  “十五”以来,面对各地区竞相发展的新形势,赤峰市把解决工业总量过小的突出矛盾作为加快发展的着力点,形成了以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增长,以投资增长促进总量扩张的工业发展格局。2002年,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足50个,到2006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30多个,完成投资110亿元。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也由2000年的6.2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50多亿元。库博红烨5万吨锌冶炼二期建设项目、赛罕坝一期3万千瓦风电机组建设项目、远联钢铁120万吨钢扩建项目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,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,对于“十五”期间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。目前,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比2000年增加109户,绝大部分是通过项目建设实现的,可以说没有这批项目的实施就没有赤峰工业的今天。

  实践证明,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,要实现跨越式发展,根本途径就是招商引资,借助外力发展壮大自己。“十五”以来,赤峰市突出工业经济、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,以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,以项目建设拉动投入增长,以投入促进工业总量扩张,以工业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。正确的举措,换来的是可喜的成果。引资额逐年上升,项目数量由少到多,单一项目投资比重加大,行业布局上多点开花。2003年-2006年末,赤峰市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分别为32亿元、65亿元、122亿元、159.03亿元,4年翻两番,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、工业增加值、财政收入、地区生产总值等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,为实现赤峰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 

关键词:

上一个: 农业经济
下一个:
上一个: 农业经济
下一个:

  ANNOUNCEMENT  

重要公告

  DYNAMIC  

商会动态

Copyright©2016 北京赤峰企业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d. 京ICP备09061247号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 北京